

镜面电火花加工机主要应用于复杂模具型腔加工,且表面具有镜面反光效果、尤其适用于不便于进行抛光的复杂曲面的精密加工,可以省去手工抛光工序,提高因手工抛光带来的精度误差和质量。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镜面加工只是其中功能之一,高精度,高效率也是其重要特征。尤其在高精密模具的应用中优势明显,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高品质机床结构
● 机床主机采用有限元技术分析,床身采用整体T型设计,低而宽的床身,工作台移动范围在床身铸件之内,最大限度保证几何精度和机床部件无变形。“十字”工作台结构,减少XY轴移动的起伏误差和偏转误差,实现数控轴全行程运动的稳定性。
● 采用品质优良的强韧铸铁,结构加强筋的科学合理分布,使得床身、立柱获得了高刚性和最小的热变形,从而使得机床实现了高精度、高速度、高光洁度的加工性能。
● 立柱主轴的高刚性设计,主轴配重尽量减少悬臂现象的发生,确保维持稳定的高精度、高响应,又利于主轴的高速平稳抬刀运动。
● 机床工作台采用优质精密FC300材料,稳定性能好、耐腐蚀性强、耐磨性好等特点,有效保障最佳放电状态,实现高光洁度均一性的镜面加工。
● 机床工作台采用优质精密花岗岩(00级)材料,具有绝缘性能好(有效保障放电状态,是电火花加工机床的一项基础技术)、温度影响低、耐腐蚀性强、耐磨性能好等特点,同时降低放电加工时两极间存在的寄生电容,实现高光洁度均一性的镜面加工。
高效率的控制系统
● 全新的电火花数控系统搭载了Windows7嵌入式操作系统,多轴联动功能(可支持六轴联动选配)。
● 专家系统,配有强大的加工工艺数据库,自动生成各种不同型腔加工工艺模块,可根据不同材质的加工要求选择应用。能进行电极和工件材料的组合加工;铜/钢、石墨钢、铜/铝合金、石墨/铝合金、银钨/钢、铜钨/钢、银钨/硬质合金、铜钨/硬质合金、铜/锌合金、石墨/锌合金、铜/铜合金。
● 专用加工回路:硬质合金专用回路、高速石墨加工回路、镜面加工回路、超高精加工回路等。
● 摇动功能:自由摇动,加工到底侧摇,象限摇动,锁定指定轴摇动,自定义象限区域摇动。
● 实现大面积高光洁度、小面积PIKA面的均一面加工:A1数控电源搭载PIKA加工电路,可实现Ra值优于0.1μm的均一性镜面加工。高精度,实现机床加工的高精度(重复定位精度≤2μm)、高效率(≥600mm³/min)、最佳表面光洁度(Ra≤0.1μm)、低电极损耗率(≤0.1%),是高性能性价比的产品。
● AUTO加工是用户利用丰富的工艺软体资料库,根据图纸要求,输入电极-工件材料、电极形状、电极缩放量、电极投影面积、加工深度、最终精加工表面粗糙度,系統能自动決定加工加工规准、转档次数和自动分配摇动量,直至完成图纸要求的最终加工结果。适合各种材料的专家工艺数据库无需操作技巧的AUTO加工,通过简单的对话输入,帮助经验不足的新手发挥机床的最大效能。
● 四轴连动加工:数控自动控制,任意轴向的抬刀和伺服放电加工、复杂的四轴四联动加工。不易积碳、排屑排气容易,不会造成拉弧,生产效率高,侧面及底面粗糙度均一致,减轻了劳动强度。
● 自动编程专家系统(AUTO功能)
● 触摸屏输入、手写盒输入操作等功能,使操作更便捷。
● 混粉加工装置:在进行大面积工件的镜面加工时可在加工液里添加一定浓度的特殊粉末,可大大提高粗、中加工的效率或精加工后获得大面积、高光洁度的均一表面,同时混粉加工形成的表面增强了模具表面强度的抗腐蚀性能,可直接与国外进口机床媲美。
主要技术参数
项目 | 参数 | ||
机床型号 | A350 | A400 | A450 |
工作液槽尺寸(长×宽×高) | 960×640×350mm | 1165×640×410mm | 1000×700×450 |
工作台面尺寸(长×宽) | 600×400mm | 700*400mm | 700×400 |
工作台XYZ轴行程 | 350×250×270mm | 400*300*350mm | 450×350×300mm |
定位精度 | 0.005mm | 0.005mm | 0.005mm |
重复定位精度 | 0.002mm | 0.002mm | 0.002mm |
液面调整范围 | 110~300mm | 110~300mm | 110~300mm |
加工液槽最大容量 | 215L | 235L | 235L |
工作台到电极平头最小/最大距离 | 257~527mm | 257~527mm | 257~527mm |
最大电极重量 | 50kg | 50kg | 50kg |
最大工件重量 | 400kg | 500kg | 500kg |
电源 | 3×380V ±10% ,50/60Hz | ||
最大加工电流 | 50A | ||
功率 | 9KVA | ||
最大加工效率 | 530mm³/min | ||
电极消耗比 | <0.1% | ||
最佳表面粗细度 | 0.1μm | ||
控制方式及轴数 | 三轴三联动(标配),四轴四联动(选配) | ||
编程方式 | Menu 方式,MIDI方式 | ||
最多程序储存量 | 100 programs, 4000steps | ||
显示器 | 15"TFT-LCD | ||
手控盒 | 手动脉冲发生器(3M) | ||
位置指令 | 绝对/增量方式 | ||
各轴运动方式 | X、Y、Z轴伺服控制 | ||
各轴补偿 | 各轴分别进行步距误差补偿、间隙补偿 | ||
插补方式 | 直线、圆弧、螺旋线 | ||
各轴分辨率 | 0.5μm | ||
最小驱动单位 | 1μm | ||
XYZ轴驱动方式 | 交流伺服 | ||
控制电箱尺寸 | 800×1200×2000mm | ||
控制电箱重量 | 350kg | ||
加工液过滤方式 | 交换式纸芯过滤器 | ||
过滤精度 | 5~10μm | ||
机器重量 | 2200kg | 2500kg | 2800kg |
机床外观尺寸 | 2300×2200×2250mm | 2400×2300×2265 mm | 2470×2340×2300mm |
管理员
该内容暂无评论